日前,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山東省財政廳、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印發了《關于實施強科培優行動推進普通高中特色多樣發展的實施意見》(魯教基發〔2021〕3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現將有關政策解讀如下:
一、為什么要實施強科培優行動?
近年來,我省普通高中教育快速發展,學校數量和規模總體穩定,辦學條件持續改善,課程改革深入實施,整體辦學水平穩步提升,進入到以內涵發展、提高質量為重點的發展新階段。隨著高考綜合改革和高中新課程的全面推行,對普通高中學科教學、選課走班、綜合素質評價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當前高中辦學“同質化”問題突出,以往分層辦學的模式難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不符合教育改革發展趨勢,也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促進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推進育人方式改革,已經成為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主題,中央和省均對此項工作進行了部署。
我省啟動實施強科培優行動,主要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通過推動特色高中建設,引導普通高中由分層辦學向分類辦學轉變,形成“校校有特色”“百花齊放”的發展格局,更好地滿足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化成長需求,全面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二、特色高中的“特色”主要體現在什么地方?
“特色”一詞內涵比較豐富,體現在學校建設方面也會有多個維度的闡釋。我省部署的特色高中建設,主要體現在學科特色方面,把特色學科培育作為特色高中建設的主抓手。省、市將支持、指導學校在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方案的基礎上,根據辦學理念、文化傳承、資源稟賦和生源特點,科學合理確定發展定位,明確學校的特色發展目標,研究支撐學校特色發展的學科建設任務,培育建設學科基地,打造特色學科課程群和資源庫,培養學生與特色學科相關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全省力爭在“十四五”時期,建設200所以上涵蓋人文、社科、理工、藝體、科技等多個領域的省級特色高中。
三、除了學科建設,特色高中在入口、出口方面是否有政策的聯動?
普通高中處在國民教育體系的中間,在人才培養中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高中教育既直接決定高校生源質量,也深刻影響整個基礎教育改革的方向。《實施意見》在部署特色高中創建中,統籌考慮了與初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政策銜接,進行了系統設計。一是適當擴大特色高中的辦學自主權,例如,支持特色高中在嚴格控制自主招生比例的基礎上,依據自身辦學特色,自主設定招生標準,明確特色學科在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考查或平時成績中的要求,強化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作用。二是借助高校的專業力量,帶動高中學校特色發展,例如,支持特色高中與高等學校開展聯合育人,高校要參與高中特色課程、項目式學習課程開發,將支持特色高中建設和拔尖創新后備人才培養工作作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納入本科高等學校分類考核。
四、對于特色高中建設,有什么樣的支持措施?
省教育廳將聯合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為特色高中建設提供強有力政策支持。一是組建專家團隊提供智力支持,指導各地制定區域內特色高中建設推進整體規劃,指導高中學校制定特色高中建設實施方案。二是積極推進高中學校辦學條件改善,加大對經濟基礎薄弱地區普通高中特色學科教室、實驗室及教學設施配備的支持力度。三是嚴格落實并逐步提高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建立普通高中學費動態調整機制,適當上浮公辦特色高中的學費標準。四是加強對區域師資配備的統籌力度,通過“存量調配”和“增量傾斜”,配足配強與學校特色匹配的師資力量。支持學校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自主搞活內部分配,激發學校內生活力。
五、對于特色高中學費標準調整,是如何考慮的?
2018年,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高中階段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提出“建立省市兩級特色高中遴選認定機制,經評估認定的特色高中可根據辦學需要,適當上浮學費標準”。2020年,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教育收費管理的意見》,要求各省結合本地實際,合理確定普通高中學費占年生均培養成本的比例。目前,多數地方仍然執行2000年確定的普通高中收費標準,20多年來,學校辦學成本大幅上漲,而學費標準并未做相應調整,不少高中學校出現了辦學經費緊張的情況。考慮特色高中因為學科建設、師資培養、條件改善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帶來辦學成本提高,為保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同時又避免收費上浮過大加重群眾的經濟負擔,我廳聯合省物價管理部門經過研究,對特色高中學費上浮比例進行了限定,要求學費上浮標準不得超過現行標準的30%,具體學費標準由各市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培養成本和群眾承受能力等合理確定。
六、實施強科培優行動,會不會造成學校差距擴大?
不同學校發展基礎各不相同,都有自身的學校文化和辦學風格。傳統辦學模式下,優質高中憑借高質量生源和歷史積淀,形成了較大的競爭優勢,普通學校難以復制和超越。特色高中建設力圖通過學科建設打造普通高中學校多樣化發展的格局,給相對弱勢學校實現“彎道超車”提供了發展機遇。從學校自身建設發展來看,《實施意見》提出,特色高中創建關注不同發展基礎的學校,引導學校確定特色發展方向,培育特色學科,調動每所學校辦學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每所學校都立足人才培養需要和自身辦學實際,形成鮮明辦學風格,打造自身特色,實現錯位發展。從外部支持來看,《實施意見》提出,認定的特色高中要發揮學科基地引領帶動作用,注重特色學科教學方式、教研模式及成果推廣應用,協同帶動區域內其他學校經常性開展特色學科示范教學、師資培養、聯合教研、聯合育人等,探索并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范式,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因此,特色高中創建不但不會拉大學校之間的差距,反而通過優化辦學資源、推動教師交流、加強評價激勵等,支持每所學校都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引導學校擺脫區分強弱的分層發展,實現不分排名的特色發展。